Home Popular Fantastic 靖天下

第六十四章仰光府

靖天下 名剑山庄 6299 2024-07-21 12:31
听书 - 唐朝好驸马
00:00 / 00:00

+

-

语速: 慢速 默认 快速
- 6 +
自动播放×

御姐音

大叔音

萝莉音

型男音

温馨提示:
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?
立即播放当前章节?
确定
确定
取消

  

      第六十四章仰光府

      一部分缅军可以就地解散,各找各妈去。但是相当多一些缅军,已经无家可归了。

      虞醒破蒲甘,对蒲甘的本地破坏是相当有限的。

      虞醒时时刻刻想着安堵民心。

      保持克制。

      而缅甸人对缅甸人打起来,可没有那么多穷讲究。

      虞醒对蒲甘一战而定。

      而缅甸南部的各方拉锯,长达一年。

      这一带,是缅甸最繁华的农业区。

      被摧残之下,自然有很多人口无家可归。

      按理说,这些百姓归乡是最好的办法。奈何,虞醒从云南迁徙来很多人口,也是要在缅甸当地分一杯羹的。这地方人口被摧残,但是田地仅仅逃荒一年,稍稍收拾一下,就是上好的良田,正好安堵从云南迁徙过来的各路诸侯,也给云南勋贵们预留封地。

      自然不能全部还给他们。

      另外一个问题,也让虞醒头疼。

      那就是缅甸人航海能力其实很差的。

      是的。

      缅甸虽然海岸线绵长,但却不是海洋强国。

      这也是缅甸地势决定的,缅甸西侧海岸是若开山脉,若开山脉西侧的百姓,与缅甸一直是处于若即若离的地步,缅甸强盛了,自然能拿下,衰落就自立。

      而今也是一样。

      虞醒覆灭了蒲甘王朝后,若开山脉西侧贵族一直没有表示。

      似乎当做不知道。

      虞醒也就当做不知道了。

      反正现在最重要的事情,是安定缅甸核心区。也就是大金沙江两岸。其余的就看局势怎么走了,穷则搁置争议,达则自古以来。

      也就说,缅族统治区面临大海的地区,其实也就只有伊洛瓦底河入海口地区。

      也就是勃生港。

      只是有些河的出海口,是能形成世界级的港口,有些河的出海口,就不行了。

      用国内的河流来举例,长江出海口是上海,黄河出海口有什么大港口?不堵塞就不错了。

      勃生港就是这样。

      勃生城是一个河港,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海港。

      这个时代表现还不明显。将却随着船只越来越大,表现的只会越来越明显。不说别的每年的清淤就是一件麻烦事。

      再加缅族本质上是一个农耕民族,航海能力一直是短板。甚至到了英缅战争,缅甸在陆地战场打得英军节节败退,但是被英国人海军绕掏家。拿下了仰光导致了战事转折。

      但缅甸国内,并不是没有擅长航海的民族,那就是孟族。

      孟族的主要聚集地,并不是伊洛瓦底河两岸,而是在缅甸东部,与泰国接壤的狭长地带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,孟族一直是跨国民族。

      曾经有过自己的国家,被蒲甘所灭。

      很早就在印度洋上航行,甚至佛法东传,就是先传到了孟族的直通王国。蒲甘王朝与直通王朝开战的导火索,就是蒲甘王朝求取直通王朝经书,直通王朝很轻蔑的拒绝了。大抵是,一群土老帽也配读佛经?

      于是,这群土老帽将直通王朝给灭了。

      而佛教也通过孟族传到了缅甸,泰国很多地区,就是因为孟族航海技能很强,与印度有直接的贸易往来。

      所以,如果虞醒想要建立水师最好的办法,就争取孟族水手。

      但是这一场蒲甘王朝覆灭的大戏中,获利最多的自然是虞醒,其次,就是虞醒的孟国公伐丽流。

      当初蒲甘城破后,虞醒将俘虏中的孟族士卒分给了伐丽流。派伐丽流南征。伐丽流之后,仿佛神隐一般,他很明确的自己的目标,就是在孟族故土建立起自己的国度。

      他是这样想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

      绕过纷争重重缅甸南部。翻山越岭奔赴直通。也就是后世的缅甸孟邦。

      在直通王朝故地重新建立孟族政权,驱除缅族势力。而今有地方数百里,人口百余王,附庸各部数十。俨然一方国主,这样的规模在东南亚已经是一个小邦了。

      伐丽流看似什么也没有做,但是理清内部,建立政权。这一系列内功,看上去没有扩土千里那么直观,但却是一个政权能否建立的根本。

      虞醒解决了缅族的问题,也要面对自己封得这位孟国公了。

      虞醒在地图上画了一圈,说道:“我决议在此地修建一座城池,命为仰光府。掌控沿海各地。”

      虞醒所圈定的地方,就后世仰光所在。

      仰光的发展其实很晚,在贡榜王朝建立之后,才逐渐发展起来,在此之前,还是一个小村落。而英国人的经营中,仰光才成为缅甸第一大都市。

      英国人看重这里,自然是看重了这个的港口。

      虞醒也是很信任英国人的眼光的。

      虞醒决定建立仰光府,原因有三。

      第一发展水师。

      发展水师其实就是为了云南商品寻找市场,云南的商品通过滇西道,转入大金沙江,再从勃生,或者仰光出海。销售到印度,或者东南亚其他地方。

      虽然现在云南的产能还没有起来。但也要未雨绸缪。

      勃生是不足以承担未来西海水师的母港的。

      仰光可以。

      第二,解决缅甸各路降军,修建仰光城,是一个大工程。将来维持仰光港,也需要很多人。这些人都可以转化为仰光府的居民。从而让他们成为西海道掌控的人丁。

      也算是增强了。西海道的实力。

      第三,就是震慑孟国公伐丽流了。

      仰光在勃生港之东,靠近孟国公伐丽流的领地。虞醒在此地建城,就是要借兵威,让孟国公伐丽流,好生思量一下轻重了。

      “好名字。”谢翱说道:“仰天日之光,成君臣之义,臣请出使直通,见孟国公一面。与孟国公好好谈谈。”

      虞醒直接用后世的名字,却不想有这番解释。

      在古文中,光自然是指阳光,天光。

      而天日,就是指皇帝。

      仰光几乎可以是拱辰的同义词。

      何为拱辰?辰是北辰,北辰也是指君主,大抵是现在的一颗红心向太阳。

      谢翱对词语的解释不能说对,但对虞醒心思的解读却对了。

      虞醒并不想与孟国公再打一仗。打赢了又如何。缅甸而今的局面,多一个府,少一个府,其实并不重要。重要的是将缅甸精华之地,安安稳稳的吃下去。

      孟国公割据一方,虞醒不在乎。但是却要确定两方关系。

      缅甸整体地势,两边是高山森林,中间有河流冲出的平原地带。西边都是大山,商旅通行都困难,大军翻山越岭而来,是非常难的。否则也不知道对若干山脉以西控制力薄弱。

      虞醒不用太担心。但是缅甸东边是暹罗。他们中间的山脉就不是那么险峻,历史上缅甸与暹罗,打了好几个百年战争。

      双方打成了世仇。

      虞醒不了解暹罗的情况,却也有足够的防范。不能让孟国公伐丽流倒向暹罗,那缅甸也要面临敌人。

      虞醒对缅甸的定义是云南大后方,虞醒可不想在这里,另开战线。

      那么伐丽流的问题,自然要用其他方式解决了。

      谢翱来到云南之后,见谢枋得位居首相,内心之中也很多不服气的。

      比在南宋的官职高低,谢翱是比不上谢枋得的。谢枋得为一路使臣,曾经为兵部侍郎。在南宋也算是高官了。而谢翱根本没有中进士,是跟随文天祥起兵后,才有了官职。这官职的含金量与谢枋得没有得比。

      谢翱内心中是不服气的。

      他自觉才华不在谢枋得之下,跟随虞醒西征以来,为虞醒出了很多主意,可以说是此战之谋主。在安定缅甸上有很多建树。但是在谢翱看来,还不够。

      如果能片言说得伐丽流心悦诚服的归顺。

      那才有可能入主政事堂。

      “好。那就请谢学士走一趟吧。”

      ********

      谢翱乘船出海,沿着海岸线一路东行。

      不数日,就到了直通城。

      伐丽流得知汉王来使,立即接见。

      此刻的伐丽流与当初在江头城见虞醒的伐丽流完全不一样了。

      当初的伐丽流不过是商人打扮。而今的伐丽流,却全身上下珠光宝气。

      倒不是伐丽流富贵忘本。实在是东南亚很多王者,就是那种暴发户气。伐丽流不弄得珠光宝气的根本不足以服众。

      谢翱见了伐丽流,略做观察,心中有了几分判断:“敢问国公之志?”

      “自然为殿下守疆,安定一方。”伐丽流说道。

      谢翱说道:“国公,何必虚言?如果国公真如此忠心,我又何必跑一趟?”

      伐丽流眉头微皱,心中暗道:“莫非,汉王有意动武?”

      伐丽流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大宋汉王治下的孟国公,他是孟王。孟人之王。

      当初他助虞醒破蒲甘,就是为了今日。是他复国计划的一环而已。有虞醒提前一些,没有虞醒,他也会做。

      历史上,他在数年之后蒙古人大破蒲甘,蒲甘分崩离析后,第一个建立起割据政权,数国相传,从而与在蒲甘根基上建立的掸族阿人政权争雄,后来被缅人的东吁王朝所灭。

      而有虞醒的帮助,他提前的完成了自己的目标,这让他对于与云南之间的关系,有了重新定位的可能。

Catalogue
Settings
phone
My books
page
Comment
play
next
clo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