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Popular Fantastic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

第895章 我来当主编

听书 - 唐朝好驸马
00:00 / 00:00

+

-

语速: 慢速 默认 快速
- 6 +
自动播放×

御姐音

大叔音

萝莉音

型男音

温馨提示:
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?
立即播放当前章节?
确定
确定
取消

  

      送走栗亚波之后,重新稳固好心态的常浩南一边享受着初春的暖阳,一边重新开始查看邮件。

      现在,距离他和佩雷尔曼一起发表那篇证明庞加莱猜想的论文,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年时间。

      此事的热度也已经冷却下来不少。

      不过,“热度”这种说法,归根结底是对于媒体而言的。

      学术界虽然也存在追逐热点研究方向的说法和现象,但除非像生物或者材料这种出成果相对短平快的领域,否则意义实在有限。

      所以总体上还是比较克制。

      另一方面,相比于几乎彻底杳无音信的佩雷尔曼,常浩南在过去一年里总归还是有些踪迹。

      因此,仍然有不少机构、学者或者学生会向这个邮箱发送邮件。

      实际上,这里面也包括佩雷尔曼本人。

      虽然在外界看来他基本相当于失踪,但和常浩南之间的联系倒是一直没有断过。

      除了照例交流一些数学上的灵感以外,或许是由于已经实现了解决庞加莱猜想的夙愿,二人往来邮件中的内容还包含很多与研究无关的内容——

      音乐、生活、美术、文学乃至哲学。

      佩雷尔曼确实属于字面意义上的天才,他对于这些领域都有一定的涉猎。

      而常浩南尽管并不专业,但毕竟也是经历过互联网时代的人,做个听众和捧哏还是没什么大问题。

      总之,俨然一副多年好友的架势。

      通过这些日常的邮件往来,常浩南也侧面了解到了很多有关对方的情况。

      作为一名犹太人,佩雷尔曼的一部分亲人在苏联解体后选择移民大卫国,不过他自己却在西方周游了一圈之后,选择跟母亲一起留在俄罗斯。

      或许这也是对方平日里表现沉默寡言的原因之一。

      比如现在,常浩南的邮箱里就躺着一封上星期收到的邮件,内容是询问他是否了解如何给鱼汤去腥……

      当然,也并非所有邮件都是这样生活化的内容。

      之前曾联系他表示想要来火炬实验室读研,但被十动然拒的玛丽安·米尔札哈尼在时隔近一年后又发了一封邮件。

      她首先表示自己已经在哈佛大学由硕士转为博士,并感谢常浩南在去年提供的鼓励和支持。

      紧接着,又在下面向常浩南询问一种研究路线的可行性,即是否有可能反向利用庞加莱猜想证明过程的思路,将三维或二维空间中所追踪的界面投射到更高维的空间加以处理。

      关于这位玛丽安·米尔札哈尼,在对方第一次发来邮件时,常浩南其实并没有太当回事。

      不过,后来他才依稀想起来,这位在前世似乎是第一位获得菲尔兹奖的女性数学家。

      而研究方向似乎是几何学。

      “这别是被我把研究兴趣给带跑偏了吧……”

      常浩南看着邮件中的内容,有些无奈地想道。

      哪怕同为数学领域的天才,不同人所具备的具体天赋方向也是有所不同的。

      米尔扎哈尼能在双曲几何和辛几何领域做出卓越的成果,并不意味着她换个方向也能达到一样的高度。

      不过,无论如何。

      别人既然诚恳地提问,常浩南倒是不介意回答一下这个问题。

      毕竟,一来他正好有空,二来……

      这個问题还真就是他的专精方向——

      不仅仅是指拓扑学,也包括他更早之前就在研究的数值计算方法。

      【关于这类解决问题的办法,你可以尝试了解一下应用数学领域的水平集方法,在多相界面的数值模拟过程中,这一方法通常被用于规避参数化过程,直接在笛卡尔网格上对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或曲面进行计算,只不过,就理论数学角度而言,这一方法还存在不守恒的问题……】

      最开始,常浩南只是想着给对方简单介绍一下水平集方法本身,以及一些工程领域解决不守恒问题的思路,例如对水平集方法进行速度重构。

      但写着写着,他自己竟然有了点思路。

      于是当即停下打字的动作,抽出一张草稿纸,开始逐步演算起来。

      ……

      然而,平静的时光并没能持续太久。

      就在常浩南觉得腹中传来一阵饥饿感,遂决定去食堂整点孜然鸭腿当晚饭的时候。

      他桌上的电话,突然响了起来。

      是白色的那部。

      这让神经骤然紧绷起来的常浩南稍微松了口气。

      外线电话。

      一般不会是什么特别要命的事情。

      定了定神之后,常浩南拿起电话听筒。

      “常教授,别来无恙!”

      那边传来了袁相垭的声音。

      “袁院长?”

      常浩南大脑飞速运转,很快猜到了对方给自己打这个电话的目的。

      在庞加莱猜想刚刚被证明之后的那段时间,他曾经建议袁相垭可以创办一个类似Science或者Nature那样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期刊,作为华夏学术期刊的标杆和代表。

      而对方当时也邀请他担任期刊的主编一职。

      今天这通电话,八成就是为了这事。

      “是你们的期刊已经筹办好了?”

      “常教授这话就见外了不是?”

      袁相垭的话语中带着止不住的笑意:

      “您可是华夏科学院学报的主编呐,真要说的话,这也是咱们所有人的期刊才是……”

      “能说一下期刊的具体情况么?”

      常浩南没有继续客套,而是直入主题。

      主要是他确实有点饿了。

      这年头又没有成规模的外卖产业,找人去打饭的话,回来基本就凉了。

      “当然。”

      袁相垭回答道:

      “目前初步确定是发行季刊,纸质版和电子版同步出版,原则上接受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投稿,不过只会定期发行英文版,中文版可能以特刊的形式不定期发行。”

      “编辑部独立于科学院各研究所平行运作,只对院士大会和学部主席团负责……”

      “……”

      能够看出,为了尽可能规避掉学术圈中的一些积弊,科学院给JCAS期刊设定了相当高的独立权限。

      再加上常浩南这位“外聘”来的主编。

      也算是下了大功夫。

      考虑到建立华夏自己的学术体系本身就是常浩南的目标之一,他自然也没有拒绝这份差事的道理。

      因此,在听完袁相垭的介绍之后,常浩南当即问道:

      “那袁院长,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出版这JCAS期刊的第一期?”

      在正式上任之前,他总得知道任务的DDL是什么时候。

      “第一期是2001年第三季度,计划是在6月末到8月末之间,当然具体时间取决于您的工作安排,如果约稿进程比较顺利的话,那再早一些也不是不可以……”

      随着电子版期刊的逐渐推广,各大出版社的发刊日期都越来越提前。

      很多月刊甚至提前4-6个月发行。

      相比之下,JCAS在6月才出版第三季度,已经算是动作比较慢的了。

      “另外,常教授。”

      见常浩南没有马上回话,稍微停顿了一下之后,袁相垭又继续说道:

      “我们毕竟是个全新发行的期刊,这第一期……总得保证开门红才行,所以,您看您能不能……”

      如今常浩南的名字,在国际学术界还是有亿点知名度的。

      如果只是担任主编,那或许还不太引人关注。

      但要是时隔一年之后,他又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一篇文章,那绝对是个大新闻。

      “这个么……”

      常浩南本想说他需要考虑一下写什么再做答复,但这个时候,眼角的余光看到了桌上那几张刚刚被他写满的草稿纸。

      “可以,我手头正好有个还算成熟的想法,而且应该很快就能完成。”

      他果断地回答道。

      袁相垭大喜过望:

      “那我们就静候常教授佳音了……”

      “……”

      挂断电话之后,常浩南脱掉已经穿好的外套,重新坐回了椅子上。

      他先是给姚梦娜打了个电话,让对方帮自己带一份晚餐回来。

      紧接着,打开一份新的Word文档,并在其中输入了刚刚想到的论文标题:

      A conservative level set method for two phase flow(一种守恒的两相流水平集方法).

      (本章完)

      

Catalogue
Settings
phone
My books
page
Comment
play
next
close